您好,欢迎光临中国感光学会!

中国感光学会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学会会员

科技信息

关注

5月27日《自然》杂志精选

发布时间:2010年6月7日

呼吸链Complex I的结构被确定
 
Complex I是呼吸链的第一种酶,它通过将NADH和苯醌之间的电子转移同质子转位耦合起来,而在线粒体中的细胞能量生产中扮演一个中心角色。这个巨大的复合物是呼吸链的最后环节,其机制和完整结构过去并不为人们所知。现在,来自大肠杆菌的Complex I的膜区域以及来自温泉菌(嗜热菌)的完整Complex I的结构已被确定。这些结构提供了关于耦合机制的有力线索:两个主要区域界面上发生的构形变化,会驱动一个长阿尔法螺旋发生一种活塞式运动,使附近跨膜螺旋倾斜,导致质子转位。本期封面图片所描绘的是来自嵌入在类脂双层中的温泉菌(嗜热菌)的呼吸链Complex I。每个亚单元都用不同颜色表示,亲水区域中的Fe-S簇显示为球形。背景所示为偏振光下的膜区域的晶体。
 
火星上的沉积过程
 
火星北极冰盖所含的水足以覆盖整个星球达几米深,它有两大地形与其他所有地形截然不同。它们分别是名为“Chasma Boreale”的巨大峡谷和一系列螺旋形沟槽。导致人们对它们形成的过程一直不清楚。现在,本期Nature上两篇论文介绍了这两个系统的详细历史。John Holt及其同事利用来自“火星侦察卫星”的雷达回声装置的穿透式雷达图像发现,形成“Chasma Boreale”的是沉积过程,而不是一次灾难性事件。Isaac Smith和John Holt利用来自“火星侦察卫星”的数据排除了火星北极冰的侵蚀切割是形成中央沟槽的原因,相反他们得出的结论是,这些沟槽在很大程度上也是沉积形成的,是沉积物在过去200万年向极地方向等迁移造成的。
 
决定原子核稳定性的因素
 
原子核有一个壳结构,它允许数量为“幻数”的中子和质子的存在,相当于原子物理中的惰性气体。关于奇异原子核的核壳层外单个粒子状态性质的知识,对于从根本上来了解核结构和核合成很重要。Jones等人利用一种核子转移技术来将单个中子添加到短寿命的锡同位素132Sn中,以生成寿命更短的133Sn同位素。利用这种方式,他们得以能够证实132Sn的闭壳“双幻”性质。对所添加中子可以获得的量子状态的光谱所作测量表明,133Sn核的特点几乎完全由这一个中子决定。这一发现将壳模型的有效性延伸到了“富中子”核,为预测与稳定区距离更远的原子核的性质提供了一个基准,其中包括那些在超新星的中子俘获反应中所涉及的原子核。
 
匈牙利发现有角恐龙化石
 
有角恐龙是东亚和北美西部白垩纪晚期特色鲜明的动物,通常被认为是那些地区的本地动物。有迹象表明,有角恐龙也可能出现在其他地方,但此前一直没有确凿的证据。在今天匈牙利所在地方一个有角恐龙新种的发现表明,白垩纪晚期的生物地理仍有让人们吃惊的东西有待发现。当时欧洲大部分地区是一个群岛,在非洲和欧亚大陆块之间。虽然人们对其认识还很有限,但它仍有可能产生关于恐龙生物地理分布的相关信息。
 
像乌贼的动物Nectocaris
 
如何分类
 
已有5.05亿年历史的加拿大的伯吉斯页岩以完美保存其化石而闻名于世,它们当中有很多都非常奇特,如Anomalocaris和Hallucigenia,这两种化石很多年都无法分类。它们构成Stephen Jay Gould的著作“Wonderful Life”的基础。此后,这些化石以及很多其他化石被与现代无脊椎动物门归入一类。Gould所说“奇观”中的另一个是Nectocaris。可供研究的少数几个化石材料看起来像是一种节肢动物与一种脊索动物融合而成的某种东西。现在,由于有皇家安大略博物馆收藏的90个新标本可供研究,Martin Smith和Jean-Bernard Caron提出,Nectocaris在动物分类中也可以有一个位置了。其解剖特征表明,它与头足纲动物有关,这个类群包括章鱼、乌贼和已经灭绝的菊石类。这种捕食性动物有一对照相机一样的眼睛、灵活的触须和通过一个“喷嘴”来进行的喷射推进功能,它看起来很像乌贼,但却有两个而不是八到十个触须。
 
与肺癌相关的基因突变
 
完整基因组测序已为包括肺癌在内的若干种癌症类型的突变谱提供了线索。最新测序技术意味着,现在有可能从全基因组范围内来观察突变差异,而且现在研究人员对肺癌已经做到了这一点,并对一种原发性肺部肿瘤(一种腺癌,来自一名男子,他15年来每天平均吸烟25支)和相邻正常组织的完整序列进行了比较。比较结果显示了超过5万个“点突变”,其中530个得到确认,它们当中392个在编码区域,包括以前已知的变异,如KRAS“原致癌基因”突变和放大。这些数据表明,遗传上复杂的肿瘤可能包含很多部分冗余的突变,而且要识别复发性致癌“驱动突变”,将需要对很多尚未测序的样本进行测序。
 
清除血栓的第三种机制
 
在我们的整个生命过程中,脑血管中会形成微小的血栓或“微栓子”。很多这种血栓会被血液流动的力量清除,而其他的则会被“纤维蛋白溶解”过程消化。现在,第三种栓塞清除机制已被发现,它被称为“栓塞溢出”。对活的小鼠所作的高分辨率固定组织显微镜及双光子成像研究表明,很多“微栓子”不会被血液或“纤维蛋白溶解”过程溶解,而是在一个星期内被包裹“栓子”的内皮细胞主动清除,因为发挥这种功能的内皮细胞会被重塑而生成一个未被堵塞的血管。这个过程在老年小鼠中所需时间较长,说明血栓清除是中风之后康复的患者的一个可能的治疗目标,也是与年龄相关的认知疾病的一个可能的治疗目标。
 
(转自:科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