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中国感光学会!

中国感光学会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学会会员

科技信息

关注

1月12日《自然》杂志精选

发布时间:2012年2月2日

封面故事: 关于四足恐龙尾巴作用的假设得到研究结果支持
1969年,在第一个“迅猛龙”化石被发掘出几年之后,John Ostrom猜测,在主动的、或不规则的运动过程中,四足恐龙将它们的尾巴用作动态稳定器。一项将计算机模拟、通过视频对跳跃的飞龙科蜥蜴进行观察和制作一个有蜥蜴一样尾巴的机器人这三种方式结合在一起的研究工作,为Ostrom的假设提供了支持。该研究的结果表明,利用感觉反馈的活动尾巴,能够通过将角动量从身体转移到尾巴来在空中稳定身体姿态。摇摆附肢所产生的惯性也被认为是灵长类和其他动物的一个稳定因素,所以这些新发现将有助于我们了解普遍意义上的附肢演化。它们还可能为利用尾巴进行工作的高度灵活的搜救机器人的设计工作提供生物学灵感。

一种儿童急性白血病的遗传基础
儿童“急性T-淋巴母细胞白血病”(ALL)的“早期T-细胞前体”(ETP)亚型在用标准化疗方法治疗时预后较差。在这项研究中,全基因组测序方法被用来了解这种疾病的遗传基础。结果显示,调控细胞因子受体和Ras信号作用(它们是破坏造血作用的病灶)的基因中的突变(其中很多是因为染色体重排而出现的,这样的重排产生新的嵌合式in-frame融合基因)被高频率激活,而组蛋白修饰基因中的突变则被高频率钝化。这种突变模式与恶性骨髓瘤的突变模式相似,说明以骨髓为目标的治疗方法,如能够抑制细胞因子受体和JAK信号作用的高剂量“阿糖胞苷”定向疗法,对于治疗ETP-ALL也许会有效。

Ia-型超新星的“双起源”假设得到肯定
Ia-型超新星被认为是从白矮星的热核爆炸产生的,而这种热核爆炸则是由于两个白矮星的合并而出现的(被称为“double-degenerate”途径),或是由于来自一颗伴星的质量转移而出现的(被称为“single-degenerate”途径)。超新星前体的精确身份仍然存在争议。Bradley Schaefer和Ashley Pagnotta研究了“大麦哲伦云”中超新星残体SNR 0509-67.5的中央区域的高分辨率“哈勃太空望远镜”图像,没有发现存在一个“点源”的迹象。由于不存在任何前伴星,因而也就排除了关于这个超新星的已经发表的全部“single-degenerate”模型,同时也表明“double-degenerate”合并是该超新星的最可能的起源。

“Angelman综合征”中休眠等位基因的重新激活
“基因组印记失调”是由于从父母中一方所表达的非印记等位基因的功能丧失而发生的。在“Angelman综合征”(一种神经发育疾病,由Ube3a基因的母方等位基因的功能丧失引起),父方等位基因仍然保持完好,但却被非基因因素沉默了。Benjamin Philpot及其同事对表达荧光Ube3a的小鼠皮层神经元做了一次“不偏不倚”的药物筛选,识别出了能够激活父方Ube3a的局部异构酶抑制药物,其中包括“托泊替康”(美国FDA认证的一种抗癌药物)。当在活体中施用时,父方Ube3a在脑中多个区域被激活,而且药效在用药停止后还会持续几星期。

肠道淋巴细胞的作用
肠道含有大量对生物体健康来说所必需的细菌,但也是淋巴细胞的一个丰富来源,后者的存在是为了消除感染。淋巴细胞怎样不让自己去攻击有益菌、同时又能够对真正的病原体作出反应?Fritz等人发现,在B-细胞分化成肠道中的浆细胞时,它们采取一种与先天免疫细胞相似的表现型(炎性单核细胞),同时保持自己生成免疫球蛋白的能力。
这样在固有层中所产生的“免疫球蛋白-A分泌浆细胞”,被发现是在小肠细菌和免疫系统之间维持平衡所需的抗菌调控物质“肿瘤坏死因子-α”和“可诱导性一氧化氮合成酶”的一个主要来源。

模拟地幔极端条件的方法
在重现地幔极端条件中所涉及的困难以及其中所涉及的长时间尺度,阻碍了在实验室中对矿物变形的机制进行研究。Patrick Cordier及其同事利用多尺度数值模拟来根据对应变、压力和温度的计算结果估计在地幔的压力、温度和应变速度下氧化镁的流变。他们的研究结果表明,极低的应变速度反作用于压力的影响,所以氧化镁在地幔中处于一个非常弱的相。只有在最低的地幔中,压力效应才可能居支配地位,才可能实现相对较高的黏度。这项工作表明,在今后对实验室中的流变学数据进行外推时,可能会有一个更可靠的策略。

(转自:科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