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中国感光学会!

中国感光学会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学会会员

科技信息

关注

10月22日《自然》杂志精选

发布时间:2012年10月31日

X染色体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
 
在日本一个三刺鱼种群(但并不是第二个与之密切相关、分享同一生境的物种)中一个新形成的性染色体系统的发现提供了这样的证据:性染色体变化在引起生殖隔离和物种形成中所起的作用可能要比以前所认为的更大。基因定位研究显示,新形成的X染色体包含雄性求偶行为基因,而先祖X染色体既包含行为隔离基因,又包含杂交种雄性不育基因。这些特征在该物种与在太平洋中发现的先祖形式之间构成一个有效的生殖障碍。
 
能沿ssDNA随机行走的
 
SSB蛋白
 
涉及DNA的很多交易都产生一个单链中间体,它受ssDNA结合蛋白(SSB蛋白)保护而不会被降解。在保护DNA的同时,这种蛋白需要允许DNA快速接触其他蛋白,如聚合酶或修复因子,以便随后进行DNA处理。允许SSB与ssDNA保持牢固结合,同时允许DNA接触其他蛋白的一个机制,该机制已在对大肠杆菌的这种蛋白所进行的一项单分子荧光共振能量转移研究中被发现。这种SSB是一个四聚物,将ssDNA包裹在其外围。令人吃惊的是,它能通过沿ssDNA进行随机行走来迁移,以便使其能够重新定位,尽管它仍保持紧紧结合的状态。
 
一个新的土星环被发现
 
土星的主环系统是人们所熟悉的,但它只是整个故事的一部分。太阳系行星的大多数环都在只相当于它们所属行星半径几倍的范围内,在这个距离处,引力加速会阻止卫星的形成。但土星暗淡的E环是个例外,它由向外延伸约10个土星半径的尘埃层构成。在这个距离之外,斯皮策天文望远镜对土星最远卫星“土卫十”的观测结果还显示了一个巨大的、以前人们不知道的土星环,向外延伸的距离至少是土星半径的128到207倍。这个环的垂直厚度为土星半径的40倍,与“土卫十”沿其轨道的上下运动相一致,而且这个环还可能是由从“土卫十”喷出的物质组成的。构成该环的这些颗粒似乎遍布从主环到行星之间空间的边缘的整个土星系统。
 
高分辨率的“受激发射显微镜”
 
要在衍射极限之外成像(比如说为了观测细胞中的微小结构),研究人员迄今为止必须依赖于用荧光发色团对成像目标进行标记,或依赖于不利用荧光、但灵敏度也要差得多的其他显微镜技术。现在,来自哈佛大学化学与化学生物学系的一个小组开发出了另外一种技术,被称为“受激发射显微镜”,它结合了以前用在其他多光子显微镜中的实验技术。该方法的灵敏度在包括无标记微管成像和用一个“chromogenic reporter”来监测lacZ基因表达的应用中得到展示。该方法的灵敏度比吸收方法高几个数量级,不受样品中其他发色团的干扰,而且适用于三维切片观测。重要的是,所有分子都是“受激发射显微镜”的潜在观测目标,所以它可用来对不发荧光的物质进行成像观测,如血红蛋白,这些物质以前用超高分辨率的显微镜无法观测。
 
早期类人猿的进化及分类
 
最近对始新世原始灵长类Darwinius(或称“Ida”)的介绍引起了一阵骚动,因为有人称它是一个曾经“缺失的环节”,接近包括人类在内的类人猿(高等灵长类)的祖先。古生物学家对此有所担心,因为很少有人认为Darwinius所属的已灭绝的类别(即adapoids)接近类人猿。现在,Erik Seiffert及其同事介绍了一个在埃及新发现的距今已有3700万年的adapoid(被命名为Afradapis)的颌骨和牙齿。虽然详细的系统发生分析表明,这一新形式(同Darwinius一样)与类人猿只是有远亲关系,但它的确有几个能够说明趋同进化的特征。可能的情况是,Darwinius和Afradapis都是一个类别中的成员,这个类别在始新世中期趋同进化出一些与类人猿相似的适应性特征,但它们在始新世晚期和渐新世早期最终被真正的类人猿取代了。
 
部分失聪伴随听觉过敏的机制
 
听觉部分丧失同时会伴随听觉过敏,即对较大的、甚或中等程度的声音灵敏度增强。这是有点儿矛盾的现象,其机制尚不清楚,而这种现象的确是由声音造成的痛苦,就像创伤性声音对听觉正常的人所造成的痛苦一样。现在,在分离出的大鼠耳蜗中,用千兆欧姆封接光纤内记录及燃料标记方法所做的实验,确定很神秘的II型耳蜗传入神经元为指示创伤性声音的一个潜在通道。这些神经元从耳蜗外毛细胞接收突触输入,并以与体细胞C-纤维相似的方式被ATP激发(ATP已知在组织损伤期间会被释放出来)。在音量很高的创伤性声音下,毛细胞活动与所释放的ATP相结合,可能会为这些在解剖学上比较独特的II型耳蜗传入神经元提供充分“刺激”。

(转自:科学网)